面试热点话题:莫让“洗稿”成为自媒体行业的毒瘤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面试热点话题:莫让“洗稿”成为自媒体行业的毒瘤

编辑推荐  公告汇总 | 考试题库 | 课程免费领取 |  事业单位考试 | 事业单位汇总简章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面试热点话题,希望可以帮助考生面试水平,顺利进军事业单位面试考试。

热点背景

7月16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宣布联合启动 “剑网2018”专项行动。这是四部门共同开展的第9次维护互联网版权的行动,在这次的整治行动中,互联网自媒体“洗稿”行为赫然在列。

5月23日,微信公众号大号“差评”发文称获得腾讯旗下基金及其他基金3000万融资,随后引爆网络,多家大号随即指出:“差评”洗稿成性,多次剽窃其他公众号的原创成果,随即将“洗稿”这一行为由幕后带至台前,由自媒体行业的讨论,变成了互联网行业的共同讨伐对象。

命题

所谓“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原创者经过7、8年的时间与经验积累写就的文章,可能10分钟就被洗成了一篇新文,并通过微信大号牟利的方式在自媒体行业屡见不鲜。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7月16日,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启动 “剑网2018”专项行动将“洗稿”行为纳入重点整治范围,也将洗稿行为从幕后推到了台前,也正式将洗稿这一行为从霍炬差评,六神磊磊周冲等的口水骂战中上升到抄袭层面,揭穿了“洗稿”行为的假面,直击其抄袭,侵犯他人版权的实质。

对于洗稿这一行为,既然难掩抄袭,侵权的本质,那么它的存在也必然是会遗祸无穷,一方面对于原创作者而言,这种行为是对作者劳动成果的一种剽窃,一种不尊重,同时由于“洗稿”的大号有更多的粉丝和流量,洗走的实际上是金钱,这种洗稿行为也损害了原创者的商业利益;另一方面对于自媒体行业而言,这样的行为打击原创者的创作热情,从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会严重影响自媒体行业的秩序与良性发展。

我国关于互联网版权的维护和建设由来已久,这样的行为还是层出不穷,实则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这样的的问题产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成本低廉,有利可图。在自媒体创作中,比之十年磨一剑,创作出一款爆款文章,洗稿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只需要简单的语言技术,甚至是低廉付费的会员服务就能直接将一篇网络爆文变成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拿到高额的利润,这样的高杠杆刺激下自然让“洗稿”成为一个香饽饽,甚至延伸称为一个产业链。

其次,认定困难,有机可趁。与普通的抄袭相比,“洗稿”本身并没有出现大段的抄袭,即使通过专门的检测软件,也不会显示抄袭,这样情况下就很难认定为抄袭,进而通过网络版权保护保护原创者的创作成果;

再次,数量繁多,监管困难。自媒体账号的数量浩若烟海,监管人员数量有限,技术层面只能通过字面重复度确认是否涉嫌抄袭,这样的情况下监管本身就困难重重,再披上不抄字面抄观点的外衣,管理起来自然难上加难;

最后,平台逐利,助纣为虐。作为自媒体平台,本身应该成为原创作品的保护者,但是原创作者许久一更的热度,与洗文的网络集成下的时时爆款,吸引的流量和阅读者给平台创造的利益相比,实在不足一提,这样的情况下,平台自然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适时给予洗文行为绿灯,成为了“洗稿”行为的网络帮手。

纵然困难重重,但是只有尊重原创的劳动成果,让原创者享受真正的版权利益,才能够在未来让我们每一个人有更优质的文章去读,更好听的音乐去听,更好看的视频去看,所以我们一定要不遗余力的打击这样的“洗稿”行为,从原创作者,到平台,到国家,只有大家携起手来,去对抗,打击这种行为,才能让互联网“原创”回归原创。

热门推荐:

社交媒体阅读:一把双刃剑

莫让新媒体的新人设带来新焦虑

新媒体现象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